从“卡车界马斯克”到“北美贾跃亭”,Nikola创始人Trevor Milton犹如其公司股价一般,从天堂跌入地狱。
近日,美国电动卡车制造商Nikola创始人Trevor Milton被判三项刑事欺诈罪,指控他为了个人利益散布有关这家电动卡车初创公司的谎言。纽约曼哈顿的一个联邦陪审团裁定Trevor Milton犯有两项电汇欺诈罪和一项证券欺诈罪,审判日前被确定在2023年1月27日,据说最高可判20年监禁。
资料显示,Trevor Milton出生于1982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与拥有物理学和经济学双学位的马斯克不同,Trevor Milton只拥有高中学历,仅在犹他谷大学就读一学期后便辍学创业。Trevor Milton早期的创业项目包括安防系统销售、二手车分类广告网等,可以说在新能源技术领域几乎毫无基础。
2014年,借着新能源汽车的风口,32岁的Trevor Milton成立了Nikola公司,被称为卡车界的特斯拉,因为Nikola和Tesla合起来正是美国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的名字。据了解,美国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由马丁·艾伯哈德和马克·塔彭宁共同创立,之所以创始人将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正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而Trevor Milton将公司命名为“尼古拉”颇有蹭热度之嫌,因为当时特斯拉公司在电动汽车市场已经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不同,与特斯拉不同的是,Nikola以开发氢燃料电池和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重型卡车为主。
2016年,Nikola举办发布会,推出其首款氢能源卡车产品Nikola One。对于Nikola One的技术,Trevor Milton描绘得天花乱坠,称这辆氢能源卡车单次充电只需15分钟,充一次电能跑超过1000英里,而且还零排放、无污染。在当天的新闻稿中,Trevor Milton表示,Nikola在技术领域已经领先其它车企10-15年,更夸下海口称在1-2年内下来超过戴姆勒、沃尔沃等主流卡车公司。
为此,Nikola被誉为“卡车版特斯拉”,而凭借Trevor Milton的言论,吸引到了商用车公司WABCO、氢能设备生产商Nel、光伏制造商Hanwha等,这些全球性巨头不仅与Nikola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还参与融资。
经过五年的发展,一辆车未卖的Nikola顺利上市。2020年6月3日,Nikola宣布与特殊目的并购公司VectoIQ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并,成为全球“氢能重卡第一股”。上市三天之后,Nikola股价翻番,市值最高达到了340亿美元,超过百年车企福特。
2020年9月8日,Nikola再次迎来高光时刻,美国通用汽车宣布与Nikola达成战略合作,以等值非现金资产投资获得Nikola新发行的20亿美元普通股,通用汽车将拥有Nikola公司11%股权,并可提名一位董事会成员。受该消息影响,当天通用汽车股价上涨7.93%,Nikola股价暴涨40.79%。
仅隔一天,Nikola遭到做空机构的当头一棒。2020年9月9日,做空机构兴登堡研究公司(Hindenburg Research)针对Nikola及其创始人发布了措辞严厉的报告。报告指出,Nikola从未研发出氢燃料技术,并通过伪造大量订单来套现。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机构指出Nikola对外展示的Nikola One算不上一辆卡车,因为这辆车自身并不具备动力。Hindenburg称,在官方宣传视频中,Nikola One之所以看起来可以行驶,是将其放置在山坡上,依靠重力向下滑行。Nikola在视频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拍摄角度和剪辑加速,使得这个汽车模型看起来像是在飞驰一样。最终,Nikola承认相关指控,创始人Trevor Milton于2020年9月20日辞职。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Trevor Milton只靠汽车模型和视频,就将公司市值吹到340亿美元,还将博世、通用汽车等巨头骗入坑内。其实,也不单单是Trevor Milton的忽悠技俩有多高超,背后还是新能源市场的过度吹捧。
从2020年至2021年间,特斯拉股价从23.37美元涨至414.50美元,涨幅达到1160.09%,而包括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股价也出现大涨。在此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们试图寻找下一个“特斯拉”,也不仅仅Nikola,还有Rivian、Lordstown等众多新能源初创公司都受到追捧。不过,从目前来看,很多新能源初创公司都只剩下一地鸡毛。
至于Nikola,在创始人离职后,竟然奇迹般地造出了量产车。最新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经开始在北美生产和交付电动Nikola Tre半卡,目前已经交付93辆,不过不久前因为零部件安全问题被全部召回。
最新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Nikola公司实现营收1813万美元,净亏损1.73亿美元。不过,尽管公司情况已经在好转,但揭露PPT造车内幕后,这家公司的股价只剩下3.06美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