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息网5月4日讯5月2日,特斯拉中国官网显示,特斯拉全线上调在华销售主力车型价格,Model 3和Model Y的起售价均上涨2000元。
这绝对是让人费解的逆向操作。因为碳酸锂的价格从去年11月份见顶之后,一直在单边下跌,也就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本都是越来越低的。再加上之前特斯拉公布了第三篇章的宏伟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实现步骤就是未来造车成本还会通过工艺和新电池大幅度削减。
但是从前几日北京商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中我们能找到一丝端倪,这篇文章叫《特斯拉降价伤人伤己》。而马斯克对此做出的回应也很典型的“美国理工直男”,马斯克“不明白伤人伤己”是什么意思,马斯克认为就应该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更好的产品。
虽然马斯克很“老外”,可出生在沈阳的特斯拉中国负责人朱晓彤深谙中国的人情世故,明白中国引进特斯拉,给它的角色是鲶鱼,而不是鲨鱼。
4月蔚来小鹏备受打击
特斯拉作为目前新能源市场绝对的纯电老大,其价格调整直接决定了市场行情的走向。从刚刚公布的4月份销量名单中,我们能看出来和特斯拉高度定位重叠的都很难受。
首先在造车新实力方面,理想是最不受特斯拉影响的一个。理想汽车就属于和特斯拉完全不在一个赛道的,不仅品牌和车型定位和特斯拉不同,甚至都不是纯电产品。所以其4月交付了25681辆,创造了造车新势力阵营的月交付历史记录。
这让理想巩固了其造车新势力翘楚的地位,并且盈利越来越成为可能。
而与其相反的就是蔚来了,蔚来跟最开始特斯拉刚国产时候的定位是高度重合的。但是随着特斯拉自己把价格打下去一半,蔚来就越来越难受。4月份蔚来只交付了6658辆,不过这和蔚来ES6、EC7等产品迭代也有关系。预计蔚来六到七月份的销量会有反弹。
而小鹏汽车亦是如此,和特斯拉的定位高度重叠。小鹏汽车4月共交付7079辆。这个数据非常不理想,很难让资本市场看到小鹏将会上岸的那一天。
另外一个公布成绩的车企就是广汽埃安,在4月份收获不错,官方数据显示,埃安品牌销量达41012辆,同比增长高达302%。这个传统新势力品牌已经把“蔚小理”甩在身后,销量比这三个品牌高出一截。
这说明埃安在整个品牌定位,还有产品定价策略上,避开了特斯拉的全面打击。
哪吒汽车4月全系交付11080台,还是成绩不俗。4月交付8101台,是号称中国豪华纯电品牌的销量冠军;零跑汽车4月份交出了8726辆的成绩;深蓝,4月份7756辆。如果埃安和理想是第一梯队的,那么上述这些品牌加上蔚来小鹏目前都属于第二梯队品牌。
最后就是王者梯队的比亚迪,比亚迪4月份销量为210295辆,同比增长约98.3%,销量几乎翻了一倍。无论比亚迪未来如此,比亚迪都是一个会被中国汽车载入史册的品牌。比亚迪今年的销量目标是300万台,平均下来每个月要卖25万台,以这个速度爆发下去,比亚迪今年达成销量目标的计划非常有可能实现。
比亚迪也是完全不受特斯拉价格波动影响的品牌,因为比亚迪跟特斯拉的受众重叠人群非常小。
特斯拉涨价是人情世故?
特斯拉这波完全违背常理的涨价在市场上流传着两种传言,第一种就是促提车。根据坊间流传的说法,有非常多的准特斯拉车主下了订单,但是因为特斯拉要压低成本,持续降价的预期非常高,所以不少准车主都在拿着订单观望不提车。
特斯拉想通过一波轻微涨价操作,促那些还在观望的车主提车。
另外一种传言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特斯拉被点名之后秒懂了中国的人情世故。北京商报的影响力虽然不及新华、人民等媒体,但是至少代表了中国官方层面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特斯拉最早是作为鲶鱼效应,第一个全外资引入中国的汽车制造商。任谁也没想到它赢下了和上海政府签订的所以对赌协议,从鲶鱼长成了一条大鲨鱼。
2023年1-3月份,特斯拉中国的累计零售销量为137429台,位居同期车企零售销量榜第13名。特斯拉几乎在中国只靠Model 3和Model Y两款纯电产品,就打败了长城和奇瑞这两家旗下产品品牌众多的大汽车集团。更不用说造车新势力们了。
如果说,所有中国汽车新能源品牌的集体向上投诉特斯拉这种“无底线”降价行为,那么上层势必不会坐视不理。毕竟蔚来和小鹏以这个态势发展下去,烧不了几年就要成绝唱了。而且这并不是“中国特色”,也许除美国以外的各国车企,可能都会向监管层面“投诉”特斯拉这种降价行为,毕竟欧洲车企在电动车推进上也没有那么顺利。
所以北京商报可能先出来试一个态度,未来很可能就是主流媒体的郑重发声了。传言中,特斯拉是悟了,原地涨价买了一波在中国做生意的人情世故。
这种分析也不无道理,特斯拉能成为第一个拿下外方独资生产的车企,肯定不是大家想象的中只会搞技术的“科技宅”这么简单。特斯拉对于中国政府的理解和把握一定是非常强的。看懂风向,才能走的更久远,比如就像当年三星手机可以在一夜之间在中国市场销声匿迹被华为取代一样。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特斯拉的一季度报表因为降价的原因利润率大幅降低,虽然马斯克说目前特斯拉铺开保有量比利润率重要,但难免被资本市场诟病,所以全球涨价堵一波投资人的嘴。
不过在中国市场,以特斯拉目前所表现出的獠牙来看,我们下一步的监管核心,很可能就是怎么让它不会从鲶鱼变成鲨鱼了。
推荐阅读: